茄子霜霉病

茄子霜霉病是一种 由烟草霜霉茄变种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茄子的叶片。叶斑初近水渍状,后转黄褐色,受叶脉限制而呈角状斑,潮湿时斑面出现稀疏的白色霜状霉;天气干燥时病征一般不表现。该病害是日光温室茄子栽培中常见病害之一,尤其在日光温室内温度高、湿度大时发生危害严重,常造成茄子减产5-10%。

侵染循环与流行规律

越冬方式 :病菌在中国以菌丝体和卵孢子在活体寄主上潜伏越冬(北方菜区);在温暖的南方,尤其是华南地区,病菌以无性态孢子囊及孢子囊形成的游动孢子在寄主作物间依靠风雨辗转传播危害,无明显越冬期。

流行规律:

日暖夜凉高湿的日光温室有利于病害发生;重茬、灌水过多、密植、通风不良均易发病;品种间抗病性差异缺少调查。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种、选地: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高燥地块种植茄子,深翻土地。

轮作、耕制:与非茄科、葫芦科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采用高畦栽培,精细整地,挖好排水沟,及时整枝打杈,去老叶、膛叶,使株间通风。地膜覆盖,阻隔地面病菌传到下部果实或叶片上。及时清除病果,深埋或烧毁,收获后深翻整地,清洁田园,减少来年菌源。

药剂防治

初期喷药:发病初期开始喷药,药剂可选用40%乙磷酸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琥乙磷铝(DTM)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重点保护果穗,适当喷洒地面。喷药后1小时内遇雨,需补喷。

其他药剂:还可喷25%甲霜灵可湿粉600倍液,或58%瑞毒霉锰锌可湿粉1000倍液,或65.5%普力克水剂700-1000倍液。常用药剂包括乙磷酸铝、甲霜灵锰锌、杀毒矾、琥乙磷铝、甲霜灵、瑞毒霉锰锌、普力克等。

防治适期

茄子霜霉病的发生高峰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因此,防治适期应该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内进行。

通过以上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茄子霜霉病的发生与危害,保障茄子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