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的花被病

白菜的花被病主要是指 大白菜病毒病,又称花叶病或抽疯病,是一种由多种病毒侵染引起的病害。该病在大白菜的各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且危害较重。以下是白菜花被病的一些关键信息:

症状

苗期:心叶出现明脉透明,叶脉失绿,产生淡绿与浓绿相间的斑驳,叶片皱缩不平,重病苗矮化以致死亡。

成株期:叶片皱缩凸凹不平,呈黄绿相间的花叶,叶脉上有褐色坏死斑点或条斑,病株矮化,根系不发达,须根很少。包心白菜类型的话,在包心前发生较重,发病早的,叶片皱缩有褐点,质硬而脆,植株明显矮化畸形,不结球或结球松散。

发生规律

病菌在白菜种株、田边寄主杂草的根部越冬,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依靠蚜虫传播病毒,再通过夏季十字花科蔬菜传到秋菜上。作物接触到病毒汁液也能染病,蚜虫是病毒病重要的传播媒介。

8~9月份若天气干旱,气温高,有利于蚜虫的繁殖与活动,病害发生重;降雨不利于蚜虫活动,所以在大白菜播种前后,若有大雨或阴雨连绵,病毒病就发生得轻。

发病原因

品种不抗病:部分白菜品种对抗病毒病能力不足,容易被侵染。

传播害虫多:蚜虫等在越冬蔬菜和杂草上以卵越冬或有部分成、若蚜在保护地蔬菜上继续繁殖。春季蚜虫迁飞或人工接触将病毒传播到春播白菜上,再传播到夏、秋白菜上。

缺少轮作:邻作地和连作地的十字花科蔬菜是病毒带病的病原,并且蚜虫等虫害重,另外连作地由于同耕作层的养分、水分等被大量消耗,白菜播种后虽可生长,但生长发育不良。

防治方法

选栽抗病良种:避免过早播种,改畦栽为垄栽,防止缺肥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