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叶生霉

豆角叶霉病,也称为煤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常见豆类病害,主要危害豆角的叶片、茎蔓及荚果。以下是豆角叶霉病的详细症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症状

发病初期:

在叶的两面出现紫褐色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深褐色病斑,直径1-2厘米,边缘不明显。

湿度高时:

病斑背面生成灰黑色霉层,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煤烟状霉,尤其在叶片背面显著。

严重时:

导致早期落叶,仅残留顶端嫩叶,病叶变小,病株结荚大减。

发生原因

气候条件:

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非常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殖,特别是在小雨连绵或晴雨交替的季节。

土壤条件:

土壤过松、过湿以及排水不良的地块容易使豆角根系受到病菌侵害,导致根系功能减弱,整体抵抗能力下降。

栽培技术:

豆角栽培过密、施肥不当、管理不善等也是豆角叶霉病发生的原因之一。由于豆角株间距离过近、通风不良等都会使得叶片潮湿不易干燥,从而为霉菌提供了更多生长的机会。

防治措施

合理轮作:

建立与非瓜类轮作制度,播种前可用55-60摄氏度的温水浸种15-20分钟灭菌,随即用新高脂膜浸种24小时,并在地表喷施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加强田间管理:

增施有机肥,适当多施磷钾肥。在生长期适时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主梢旺长,促进花芽分化;同时在豆角开花前、结荚期和膨果期喷施菜果壮蒂灵,增强花粉授粉质量,促进果实发育。

药剂防治:

发现病株应及时拨出并带出田地集中烧毁,同时根据植保要求喷施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