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裂果病害

苦瓜裂果病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主要表现为果实成熟后开裂,种子暴露或脱落。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苦瓜裂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生理性裂果

成熟后收获晚:果实成熟后,表皮会变成橙黄色,此时容易开裂,露出金黄色或金红色的瓜瓢。

干旱后突遇降水:特别是在夏季干旱后突遇暴风雨袭击,苦瓜表面会出现“紧皮”现象,遇到风雨时果肉迅速膨大,导致果皮涨裂。

昼夜温差大:昼夜温差大时,果肉生长速度超出表皮生长速度,导致裂果。

水分不平衡:根系吸收肥水能力较弱,加上叶面积系数大,叶面蒸腾量大,在降雨量少、空气湿度低的情况下容易因生理性缺水而裂果。

蔓枯病

蔓枯病会导致瓜条短粗和裂果,果实染病后初生水渍状小圆点,逐渐变为黄褐色凹陷斑,后期病果易破碎出现裂口。

病毒病

受到蚜虫、白粉虱等害虫的危害而染上病毒病,发病后造成裂果。

营养不平衡

缺硼和缺钙也会导致裂果,缺硼会导致花芽分化不良、授粉不均,缺钙则导致细胞壁薄且发育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