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苦瓜吗

清代确实有苦瓜。以下是一些关于苦瓜在清代存在的证据:

屈大均的《广东新语》:

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写道:“其味甚苦,然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而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这表明在清代,苦瓜已经被种植并食用,且其苦味可以通过与其他食物共煮来减轻。

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

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详细描述了苦瓜的药用价值和食用方法,提到苦瓜可以酱腌,且熟后苦味会减轻,寒性降低,具有养血滋肝、润脾补肾的功效。

苦瓜的传入:

虽然明代以前没有苦瓜的记载,但学者们认为苦瓜是郑和下西洋时带回来的。明代《救荒本草》和《本草纲目》开始将苦瓜列入,疑为三宝太监从南洋群岛移植过来。因此,苦瓜在清代之前已经传入中国。

综上所述,清代不仅有苦瓜,而且苦瓜在清代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也得到了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