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添加铝

油炸食品在制作过程中添加铝添加剂(如明矾和小苏打)是为了改善口感,使食品更加酥脆可口。然而,这种做法存在铝含量超标的问题,长期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铝含量超标问题

食品安全监测发现,餐饮店和路边摊销售的油炸食品大多含有过量的铝。

为使油条口感酥脆、膨松个大卖相好,一些小餐饮经营者在加工炸制过程中超量添加泡打粉、明矾等含铝的食品添加剂,导致油条中的铝残留量严重超标。

国家标准规定油条等膨化食品铝残留量不得超过100毫克/千克,但实际检测中发现部分食品铝残留量远超过这一标准。

铝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铝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长期摄入会损伤大脑,导致痴呆,还可能出现贫血、骨质疏松等。

-特别是对老人、儿童和孕妇等身体抵抗力较弱的人群,铝超标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健康影响,如儿童发育迟缓、老年人出现痴呆、胎儿发育不良等。

法律法规与监管

我国在2014年7月1日开始实施新法规,要求面食食品中不得添加任何含铝添加剂,但油炸面食品和油炸拖面糊不在禁用之列。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规范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保证油炸面制品铝的残留量不超过100mg/kg。

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日常监督检查,严禁超量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

建议

消费者应尽量减少食用油炸食品,特别是那些可能含有过量铝的食品。

餐饮店和食品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合理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确保食品安全。

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超量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