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栽培特点
金针菇的栽培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温度
金针菇是一种低温型食用菌,发菌最适温度为20-25℃,子实体适宜生长温度为8-12℃。在12℃以上的环境中,菌柄会变得细长,盖小。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会加快金针菇子实体原基的发生。
菌丝体在5~32℃范围内均能生长,最佳生长温度在22-25℃之间。金针菇有一定的耐低温能力,但不耐高温,在34℃以上会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湿度
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要求在65%~70%,60%以下会影响菌丝生长,而高于70%则氧气减少,影响菌丝正常生长。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5%。
光照
金针菇对光照要求较低,微弱散射光即可促进生长,强光会抑制其生长。
通风
菌丝生长阶段需要保持微量通风,而子实体生长阶段则需要适当调节通风量,以保持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对金针菇的生长影响较大,在子实体形成初期,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促使菌柄伸长。
栽培基质
金针菇喜欢在富含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培养基上生长,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培养料中可添加麸皮、米糠、石膏粉、碳酸钙、蔗糖、尿素等辅料。
栽培季节
金针菇适合在秋末冬初以及早春种植。南方各省通常在9-10月份播种,经1个月左右发菌培养,11-12月间进入出菇期,出菇可持续至翌年3-4月。高海拔气温较低的山区和长江以北各省,可提前在9月播种,11月出菇,也可以在早春播种,加温发菌,等自然气温回升到10℃左右,适时出菇。
熟料栽培
熟料栽培金针菇是指将培养料通过常压或高压灭菌,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培菌的栽培方法。此法成功率高,出菇整齐,产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