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做失败了

豆腐做失败了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豆浆浓度不够:

如果豆浆浓度不够,可能无法形成足够的豆脑,从而影响豆腐的成型。使用豆浆机时,要控制好水和豆子的比例,豆子和水的比例要高于1:8为好。

凝固剂用量不对:

凝固剂的用量对豆腐的凝固效果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1斤豆浆放5克左右的内酯。如果放得太少,豆腐会出现部分凝固的现象;如果放得太多,豆腐会发酸。需要根据豆浆的浓度来调节凝固剂的用量。

水温不当:

制作豆腐时,不能用温水或开水,因为内酯需要用少量凉开水溶化。同时,水也不要加得太多,以免稀释内酯的浓度。在点浆之前,一定要把豆浆煮开,一般煮3~5分钟就可以了。

点浆操作不当:

点浆时要注意量化克比,使用浓度较轻的卤水进行点浆,这样可以控制豆腐成型的质量,还可以提高豆腐的产能。点浆后要轻轻盖住豆腐,保持一定的温度,等待15分钟,这样豆腐凝结得更好,不容易散开。

压制时间不当:

豆腐成型后,需要进行压制。个人豆腐坊建议压制时间控制在12分钟,豆腐加工厂建议控制在5分钟左右。压制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豆腐的质地和口感。

切豆腐方法不当:

在切豆腐时,要垂直切,每刀间隔大约1.5~2厘米,然后翻过来斜刀继续切,不要切断。这样切出的豆腐片整齐,不易碎裂。

炸豆腐或煮豆腐时操作不当:

炸豆腐时,油温要适中,不要过高或过低。煮豆腐时,要确保水开后放入豆腐,用小火或中火焖煮半小时,以便豆腐充分入味。

根据以上原因,你可以逐一检查并调整制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找出导致豆腐失败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