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袋子打法

制作黑木耳的菌袋是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制作木耳菌袋的步骤:

菌袋选择

大菌袋:使用扁宽20~28厘米、长45厘米左右的聚丙烯塑料袋,适合集约化生产。

立式菌袋:使用扁宽20~28厘米、长30~35厘米的聚丙烯封底塑料袋,适合地栽或床架模式,如东北地区。

接种方法

小菌袋:可采用两头接种的方式。

立式菌袋:可一头接种或采用“梅花接种法”,即在菌袋周身打四排约6个接种孔,接人菌种后用胶布封口。

长菌棒和大菌袋:每袋可装料2~3千克,必须采用“梅花接种法”,具体接种孔数量根据用种量、发菌时间等确定。

发菌管理

培养室事先进行清洁处理,并按计划整理地面,配20~30倍蘑菇祛病王或800倍百病去无踪药液进行地毯式喷洒消毒,喷洒后密闭培养室(棚),2天后将菌袋移入进行发菌管理。

菌袋的排放视当时温度的高低和菌袋的大小而定,立式菌袋和小菌袋可排放6~10层,大菌袋和长菌棒可采取井字形排放方式,一般不要超过6层,但当温度低于18°C时,可适当加高2层左右。

发菌期间应调控温度,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以促进菌丝生长。

其他注意事项

在菌袋刚倒入大棚后,不能着急开口,需要进行复壮培养,使菌丝复苏生长,菌袋重新贴料,一般情况下培养3天即可。

开口挂袋时,具体开口数量、形状、大小根据个人的生产习惯、经验来定,开口前对棚室内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养伤时,挂袋后将地面洒水,如果棚内温度低需要用热风炉将棚内温度升到15-20°C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之间,培养三天,使伤口恢复。

遇到憋芽的菌袋一定要用壁纸刀划开“|”口,把芽放出来,防止高温天气袋内原因死亡,造成细节、绿霉感染。

及时排放袋内积水,防止感染绿霉、青苔。

清理青苔、青霉、绿霉感染袋,发现一袋摘下一袋,拿到大棚外面放到一旁管理。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制作出适合黑木耳生长的菌袋,为后续的种植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