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银耳的技术

种植银耳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配料

原料选择:可以选择阔叶树如杨、柳及各种果树的木屑,也可以使用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花生壳、葵花籽等。

配方

配方一:木屑100千克,麸皮25千克,石膏粉4千克,尿素0.4千克,石灰粉0.4千克,硫酸镁0.5千克,水100-110千克。

配方二:棉籽壳100千克,麸皮25千克,石膏粉4千克,尿素0.4千克,石灰粉0.4千克,水100-200千克。

配方三:甘蔗渣40千克,棉籽壳20千克,木屑40千克,麸皮30千克,石膏粉3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尿素0.5千克,水100-110千克。

拌料:将主要原料与麸皮、石膏粉等干料混合,加入溶解后的蔗糖、化肥、硫酸镁等,反复搅拌,过筛,打散团块,拌匀,控制含水量在55%-65%。

装袋

选择容器:可以使用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筒膜袋或罐头瓶作为种植容器。

装料:将拌好的培养料装入袋中,装紧装实,袋口用塑料绳绑扎。

装袋量:每千克筒料可裁制成220-240个种植袋,大面积生产可使用装袋机。

灭菌

装瓶或装袋:将混合好的培养料装入瓶或袋中,压紧压实。

灭菌方法:将装好的瓶或袋放入高压锅内,保持100℃连续灭菌7小时,或放入普通锅内蒸6~8小时。

接种

无菌操作:在灭菌处理后的瓶或袋温度降至30℃以下进行接种。

接种方法:将接种工具蒸煮消毒后,在瓶口或袋口正中处戳接种孔,然后进行接种。

培养

温度控制:银耳生长适宜温度为12~15℃,最低不能低于6℃,最高不能超过30℃。

水分管理:银耳对水分需求量大,整个生长周期需浇水三次,保持土壤湿润度在70%-80%。

光照:银耳喜光,但需避免阳光直射,可种植在树荫下或使用遮挡物。

采收

采摘时间:大约4个星期后,银耳菌体会逐渐长满整个容器,可以进行采摘。

连续产出:在第一次采摘后,留下部分菌体,继续浇水保持生长,以实现连续产出。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银耳的高效种植。建议选择适宜的原料和配方,严格控制温度和水分,做好无菌操作,以保证银耳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