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油炸食品测评标准

非油炸食品的测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脂肪含量

非油炸食品的脂肪含量应较低。根据国家标准GB/T 22699-2022《膨化食品质量通则》,非含油型膨化食品的脂肪含量应≤5.0g/100g。虽然非油炸食品不经过高温油炸,但可能通过刷油烘烤等方式,仍然可能含有较高的脂肪。

水分含量

非油炸食品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产品的口感和保存期。根据GB/T 22699-2022,水分含量应≤7.0g/100g。

氯化钠含量

非油炸食品中的氯化钠含量也应控制在较低水平,以符合健康饮食的标准。根据GB/T 22699-2022,氯化钠含量应≤2.8g/100g。

筛下物含量

筛下物含量是指食品在筛分过程中未被筛下的颗粒物含量。根据GB/T 22699-2022,筛下物含量应≤5.0g/100g。

丙烯酰胺含量

丙烯酰胺是一种潜在的健康风险物质,某些非油炸食品中可能含有较高的丙烯酰胺。深圳市消委会的检测结果显示,焙烤型(非油炸)薯片的丙烯酰胺平均含量高于油炸型薯片。因此,非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应尽量低。

反式脂肪含量

反式脂肪对健康有害,非油炸食品包装上常标注“0反式脂肪”,但消费者需仔细查看食品成分表,确认是否真的含有反式脂肪。

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