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红烧肉

中医红烧肉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一定的养生功效。在中医理论中,猪肉具有滋阴润燥、润泽肌肤、通利二便等功效,特别适用于虚劳、贫血、便秘等病症的治疗。例如,《伤寒论》中的猪肤汤,就是将猪皮熬烂后加白蜜和米粉食用,用于治疗发热病过程中的腹泻、咽痛、口腔溃疡、烦躁不安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与缺乏维生素和脂肪的营养不良有关。

此外,红烧肉与经方炙甘草汤在组成和功效上相似,炙甘草汤由阿胶、肉桂、人参、地黄、麦冬、麻仁、生姜、大枣等组成,具有强壮、滋补、止血、强心、升压等多种功效。红烧肉中的猪皮相当于阿胶,而红烧肉所用的桂皮、红枣、生姜、米酒等食材,与炙甘草汤也相去不多。两者均需要文火慢炖,口感香甜可口,可以说是餐桌上的经方炙甘草汤。

在制作红烧肉时,可以加入一些中药食材来增强其养生功效。例如,福建省立医院中医科和临床营养科提供的豆蔻果香红烧肉,就是将新鲜五花肉与陈皮、山楂、白豆蔻、八角、香叶、葱段、蒜瓣等中药食材一起烹饪,这样不仅可以改良红烧肉高蛋白、偏于油腻、不易消化的特点,还可以蕴含天然的果香,具有健脾开胃、祛湿化痰的作用。

原料 :五花肉500克、酱油3汤匙、绍酒2汤匙、糖3汤匙、大料2颗、盐适量、葱段、姜片各适量。

制作过程

将猪肉洗净切成适当大小的块,放入开水锅中煮5分钟,用清水洗净,待用。

炒锅置中火上,倒入3汤匙油,放入糖加热,待糖完全熔化并在其边缘冒出细小的气泡时,倒入煮好的猪肉。

肉块煸炒5分钟,将糖色均匀地炒在肉块上,把锅中的油倒掉一些,下葱段、姜片、大料略炒,加酱油、足量水,和适量盐,用旺火烧开后,转用小火焖烧至猪肉熟烂,出锅即可。

通过以上做法,不仅可以享受到美味的红烧肉,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滋阴润燥、滋补身体的作用。当然,根据个人体质和口味,可以适当调整食材和调料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