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是谁兴起的
馒头相传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据《三国演义》记载,诸葛亮在平定南蛮,过江返程时,受到了战死冤魂的阻碍,为了安抚这些冤魂,他命令用面粉制成面团,代替真人头进行河神祭拜。这种用面粉制成的祭品后来被称为“馒头”,而“馒头”一词也源于此,意为“蛮头”。
具体来说,故事发生在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之后,他率领军队回朝途中,必须经过泸水。军队在准备渡江时,遇到了狂风大作的难题,无法渡过。诸葛亮推测这是阵亡将士的冤魂在作祟,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面粉制作成人头形状的面团,内包牛羊肉,代替真人头进行祭拜。这一做法后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并逐渐演变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馒头。
此外,也有说法认为馒头起源于古代祭祀中的“蛮头”,而“蛮头”与“馒头”谐音,因此得名。
综合来看,虽然馒头的确切发明者已无从考证,但普遍认为与诸葛亮有关,他通过这一创新,不仅解决了军队渡江的难题,还留下了深远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