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捆芹菜处罚

针对“六捆芹菜处罚”的问题,我们可以参考以下信息:

处罚依据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对于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如果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将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具体案例

陕西榆林一家蔬菜粮油店因卖的芹菜质检不合格,进货票据丢失,不能说明来源,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罚款6.6万元。

公众反应

这起案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许多网友认为罚款金额过重,与芹菜的价值相比显得离谱。

国务院督查

国务院督查组查阅榆林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处罚台账发现,2021年以来,该局对小微市场主体罚款超过5万元的食品安全案件有21起,案值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罚款数额是违法所得的100倍至200倍,个别案件超过3000倍。

建议

从上述信息可以看出,虽然法律规定的罚款幅度是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小过重罚”的现象。对于小微市场主体,罚款金额与其违法所得相比显得过重,可能不符合比例原则,存在不合理之处。建议相关部门在处罚时,应综合考虑违法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及当事人的实际经济情况,确保处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同时,公众和媒体也应加强对行政处罚的监督和讨论,推动执法部门更加规范、公正地行使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