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有黑斑点

芹菜长黑点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芹菜黑斑病

病症:病部变黑斑烂,其上生出许多小黑点,这些小黑点即为分生孢子器。患病植株矮小细弱,因底部腐烂,植株外围的1至2层叶柄易脱落。

防治措施

实行2年以上轮作。

选用优良抗病品种,播种前先晒种,后用新高脂膜拌种。

加强管理,雨后及时排水,保护地浇水应选晴天上午,浇后加大通风量。

及时清除病株、病果,集中处理,并科学追肥、中耕除草。

发病初期喷施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加新高脂膜800倍液,或每1/15公顷每次使用45%的百菌清烟熏剂250克,随即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

芹菜斑枯病(芹菜晚疫病)

病症:病菌可在种子及病残体上越冬,播种带病种子,出苗后即致病,产生分生孢子,在育苗床内传播蔓延。病残体上越冬菌源,遇适宜条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芹菜,再产生分生孢子重复侵染。叶片出现圆形或近圆形褐色斑点,边缘颜色较深,呈暗褐色或灰褐色,中央部分颜色较浅,呈淡褐色或黄褐色,后期出现同心轮纹。叶柄出现纵条状褐色斑纹,病斑中间稍凹陷,容易折断。湿度大时,病斑上出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防治措施

选播无病种子,搞好种子消毒处理。

施用充分腐熟的土杂肥,防止偏施化学氮肥,实行细水沟灌,切勿水大和水温灌。

适当喷施植物生长激素和叶面肥,以增加植株抗病力。

做好大棚的通风排湿和夜间的保温管理,并要消除病株残叶,减少田间菌源。

当田间初见病害时,抓紧喷药防治,如喷施百菌消可湿性粉剂或多硫悬浮剂,每隔7-10喷1次,连喷2-3次。

芹菜叶斑病

病症:叶片边缘和叶柄处会出现黄绿色的斑点,往后发展会形成圆形或者不规则的病斑,呈灰褐色,如果治疗不及时,会继续扩散成更大的斑块。

防治措施

避免叶子受到过度的凉水浸泡。

避免施用过量的化肥和农药。

进行2年以上轮作,夏季种植育苗要遮荫,合理密植,及早清除病株,提前分次收获。

选用无病种子,用48℃温水浸泡30分钟。

加强肥水管理,适时通风,控制空气湿度。

发病初期,喷布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300~1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剂5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布。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芹菜长黑点的原因可能是芹菜黑斑病、芹菜斑枯病(芹菜晚疫病)或芹菜叶斑病。建议根据具体病症选择相应的防治措施,及时喷药防治,加强田间管理,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