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如何催蕾
金针菇的催蕾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高湿和适当通风环境
当菌丝基本长透培养基后,需要提供高湿和适当通风的环境。这可以通过在菇房内进行大通风,同时调高湿度来实现。具体操作是先对菇房换气,然后调高菇房湿度,再打开薄膜换气。当菌床呈雪白色并有大量琥珀样液滴时,应立即进行催蕾。
浸水法
用粗铁丝或铁锥在菌筒两端刺十多个孔,然后将菌筒按失水多少叠放于浸水池内,失水多的放在下面,失水少的放在上面,上压木板及其他重物,加水淹没菌筒。浸水时间的长短依季节、气温高低和菌筒含水量而定。通常情况下,春、秋季节浸水18~24小时,冬季浸水24~48小时。浸水后使菌筒的含水量保持在55%~60%,立放在床架上,稍干后盖上薄膜,拉大昼夜温差进行低温刺激,同时定期揭薄膜通气和增加光照。经3~5天菇蕾便可形成。
直生法
栽培袋生理成熟后,置温度14℃(白色种)或16℃(黄色种)左右的栽培室床架上,拔除棉塞及环套,给予弱散射光,增加空间湿度,诱导菇蕾形成。待有一定菇蕾数之后,撑开袋口薄膜,并在其上覆盖报纸保湿润,促进菇蕾形成。
搔菌法
发菌结束后要立即进行搔菌,把接下去的菌种块挖掉,使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一齐发生。如果培养基表面很干,可以采用刮搔,即把老菌种菌皮和5-10mm培养基一起成块刮掉。菌丝受搔菌的机械刺激和低温刺激就可形成原基。要保持空气湿度90%-95%和加强通风,可抑制搔菌后袋表面形成的气生菌丝形成,有利于催蕾出菇。此期应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5%左右为宜,温度控制在10-15℃,用报纸覆盖或盖膜保湿,以诱发出菇。
保湿催蕾
当菌丝发到袋底后,立刻开袋搔菌,耙去老菌皮,盖湿报纸或地膜进行保湿催蕾。报纸覆盖的,喷水应少许多次(每天3-4次),以保持报纸湿润;地膜盖的,可向地面和空间喷水,保持空气湿度90%左右。此期每天开窗通风1次,室温控制在10-14℃,经5-7天菇蕾便大量发生。
降温湿度
当菇蕾长到1-2厘米时,减少或停止喷水,降低湿度。连续3-5天夜间打开门窗,让冷风进入降温散湿,把室温降到8℃以下(以4-5℃),湿度降到75%左右,使子实体受抑,生长整齐粗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