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叶片病
莲藕叶片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莲藕叶斑病:
也称为莲藕黑斑病或莲藕链格孢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在叶片上出现浅褐色至黄褐色小点,逐渐扩展成圆形至不定形绿褐色或黄褐至褐色枯死斑,严重时可致叶片坏死干枯。
莲藕叶点霉烂叶病:
主要危害地下茎,也可危害叶片。叶面病斑多发生在叶脉间,圆形、椭圆形至不定形,褐色、灰褐色至灰白色。
莲藕尾孢褐斑病:
起初为褐色小点,扩大后呈圆形、椭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略呈轮纹状,与假尾孢褐斑病类似,但病斑较大,正面颜色为浅黄褐色,边缘深褐色,黄晕比较宽。
莲藕棒孢褐斑病:
发病初期体现在叶片边缘,褐色病斑,发病后期会形成病斑融合,导致整个叶片褐色干枯,同时会使叶柄感染,造成整个发病叶片折断垂下。
莲藕假尾孢褐斑病:
最初为一个个的小褐点,随后会逐步扩大形成圆形病斑,边缘颜色较深,当水面湿度大时会形成黑色霉状物,这是睡莲假尾孢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
莲藕褐纹病:
最为普遍的莲藕叶片病害,刚开始为黄褐色针头状小点,随后扩大为圆形或不定型的轮纹状病斑。从背面看病斑更加明显,病斑边缘清晰,有一圈比较细窄的黄晕。
莲藕腐败病:
又叫枯萎病,主要为害地下茎,地上部分叶可发病。地下茎早期外观没有明显症状,但在其横断面近中心的导管部分,变成褐色或浅褐色,随后变褐部分逐渐扩展蔓延,初从种藕开始,后延及新的地下茎。后期病茎上有褐色至紫黑色不规则斑,病茎腐烂,或不腐烂而仅在病部纵皱。病茎抽生的叶片色泽淡绿,从叶缘开始发生褐色干枯,最后整个叶片卷转枯死,继而叶柄也随之枯死,并在其近顶端多向下弯曲。发病严重时,全田呈火烧状。
防治方法
合理密植:
确保藕田通风透光,避免荷叶郁蔽。
适当增施磷、钾肥:
提高植株抗病性。
及时清除病株残体:
防止病害传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