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茎杆裂开
苦瓜茎秆开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生理性裂果
苦瓜根系为须根系,吸收肥水能力较弱,加上叶面积系数较大,叶面蒸腾量大,在降雨量较少、空气湿度低的情况下容易生理性缺水而裂果。
苦瓜从开花到收获,一般需要两周的时间,在此期间如果肥水供应不平衡,就会造成大量的瓜条裂果。
蔓枯病
当苦瓜茎叶染病时,光合作用效率降低,光和产物转化和运输受阻,瓜条生长缓慢,造成苦瓜的瓜条短、粗,并且出现大量裂果。
蔓枯病主要由茎枯病引起,影响苦瓜内部生长结构。当湿度过高时,苦瓜的茎秆容易分泌有害物质,感染苦瓜,使苦瓜更脆,进而开裂。
病毒病
病毒病主要在高温、强日光、天旱情况下发生多。管理粗放、杂草多、与瓜类作物邻作、蚜虫数量大时发病严重。
病毒病会在活体寄主上越冬,并可借汁液和蚜虫传染。有利于蚜虫繁殖的气候条件,对本病的发生扩展也有利。
昼夜温差大
昼夜温差较大时,苦瓜果肉的生长速度会超过表皮的生长速度,当果肉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破裂。
自然开裂
这是由于农民未能及时收割造成的。苦瓜生长有限,不会一直生长,当它成熟后,表皮会变成橙黄色,往往开裂,露出金黄色或金红色的瓜瓢。
缺硼
缺硼会引起苦瓜果实出现纵向木栓化条纹,影响果实和茎秆的健康,进而导致裂果。
解决方案
生理性裂果防治
在苦瓜的开花结果期,要特别注意平衡肥水的供应,有效减少苦瓜裂果。
蔓枯病裂果防治
适时浇水合理灌溉,合理增加磷、钾肥的用量,防止瓜苗徒长,培育壮苗,增强瓜苗的抗病性。
为避免重茬造成较严重的蔓枯病害,可以与非瓜类作物进行2-3年的轮作。
幼果期、膨果期使用青枯灌点灵300倍+叶满600倍喷雾预防蔓枯病;发病后用青枯灌点灵100倍+大蒜精油1000倍喷雾治疗,严重时可复配化学药。
病毒病裂果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减少杂草,合理使用农药控制蚜虫等害虫,避免病毒病的发生和传播。
温度控制
在昼夜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适当的灌溉和保温措施,减缓温度变化对苦瓜生长的影响,避免裂果。
及时收割
成熟后的苦瓜应及时收割,避免因自然开裂而造成损失。
补充微量元素
在施肥时注意补充硼、钙等中微量元素,保持细胞壁的塑性伸展能力,避免因缺硼钙导致的茎秆开裂。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苦瓜茎秆开裂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