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玉白菜最早
翠玉白菜,又称翡翠玉白菜,是一件著名的清代玉器雕刻。它以一块半白半绿的翠玉为原材,利用翠玉天然的色泽雕出白菜的形状。翠玉白菜的题材源于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化,白菜与草虫的搭配寓意着财源广进和女子多子多福。
关于翠玉白菜的起源和最早的历史,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翠玉白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该馆最受喜爱的藏品之一。据推测,翠玉白菜最初是一件华丽的宫殿陈设盆景,以栽种的形式立在珐琅盆景上。
清宫典藏:
有观点认为,翠玉白菜原是清宫中的陈设,可能是瑾妃(珍妃的姐姐)的陪嫁之物。在1925年,北京博物馆曾对清宫文物进行过清点并记录在册,其中就提到了翠玉白菜。
慈禧太后:
另一种说法是,翠玉白菜与慈禧太后有关。据说,慈禧对翡翠极为痴迷,翠玉白菜是她生前喜爱的物品之一,甚至可能作为她的陪葬品。
康熙年间:
还有一种传说认为,翠玉白菜最早出自清代康熙年间的瑶瑶园,原为一对相爱的夫妻定情之物。这对夫妻是清朝著名文人袁枚的祖先,他们把白菜雕刻成形象栩栩如生的玉雕品,当做定情之物。
综合以上信息,翠玉白菜的确切起源尚无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它是一件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清代玉器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