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面包树

面包树(学名:Artocarpus altilis)是一种 常绿乔木,原产于马来半岛以及波利尼西亚,现在因人类传播而分布到玻里尼西亚、印度南部、加勒比地区等热带地区。它的树皮灰褐色,粗厚,果实风味类似面包,因此得名。

面包树的果实富含淀粉,烧烤后可食用,味道松软可口,酸中有甜,常被用作口粮。除了作为食物外,面包树的木材也轻软且粗壮,可作为建筑用材。此外,面包树的其他部分,如叶子、树皮和乳汁,也有多种用途,例如叶子可以煮食,树皮可以提取染料,乳汁可以咀嚼。

面包树的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耐旱、耐盐碱等特点使其成为未来主食之一的潜力巨大。然而,它也面临着一些争议,一些人认为它只能是辅助性的作物,无法完全替代传统的主食作物。

在台湾东部的阿美族及兰屿岛上的达悟族人都会取食面包树的果实,阿美族人在果实快要成熟时,摘下来去皮水煮食用,此外还会将白色乳汁拿给小孩子当成像口香糖一样咀嚼。

总的来说,面包树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热带植物,其果实和木材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