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柴蛋糕的历史
劈柴蛋糕,也被称为树干蛋糕,其历史可以追溯到 中世纪。当时,欧洲的教徒们为了庆祝冬至的到来,会用巨大的树干在家中烧木材取暖,度过漫长的严冬夜晚。这种做法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传统的圣诞习俗。
具体来说,到12世纪,天主教也采用了这种大家团聚的方式,并在劈柴燃烧前洒上圣水(实际上是葡萄酒),以祈求来年的好运和丰收。劈柴必须及时添到火堆上,以保证火通宵不灭,特别是从12月24日晚起,火堆必须持续燃烧到第二天清晨,以感谢冬天的太阳给予人们的温暖。
几个世纪之前,每当圣诞临近,法国家家户户都会砍一截象征着多产的果树树干来庆祝。在一家人的拥簇之下,这截树干由一家之主扛到壁炉处,在圣诞之夜当作劈柴点燃,以祈祷来年有个好收成。在马赛地区,人们扛着木桩前进时会不停地呼喊:“圣诞到,好运到!大家都深信木桩燃烧得时间越长,来年得到好运也就会越多,因此在夜里还会有专人来守护炉火”。
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壁炉在19世纪逐渐消失,真实的树干也被“劈柴型蛋糕”所代替。这个充满奶油和巧克力的蛋糕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了代表平安和丰收的吉祥物。劈柴蛋糕在颜色和造型上酷似一截木桩,周围以蘑菇、锯条、小斧头和森林精灵为主做装饰,既勾起了人们的食欲,又让人们对这个蛋糕的来历充满好奇。
现代的劈柴蛋糕大多以慕斯或冰激淋的形式体现,有些甜品师还会根据季节和市场需求,推出各种新奇的劈柴蛋糕口味和装饰,如酒渍樱桃和巧克力插件等,使其成为一款老人小孩都爱吃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