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的腊肉来历和故事
四川腊肉的来历和故事丰富多彩,既有历史传说,也有实际的历史记载。
历史传说
张鲁兵败南下:据说两千多年前,张鲁兵败南下,抵达巴中时,当地人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这是四川人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之一。
舜帝南巡:另一传说称,舜帝南巡时,来到湖南,吃到了当地居民熏烤干的野猪肉,极为赞尝,多年后仍念念不忘,并命手下再寻那种野猪肉,其手下将其命名为惜(xi)肉。汉武帝时期,刘义在腊月吃到土家人熏烤的惜(xi)肉后,兴然作诗,后来这种肉被命名为腊(la)肉,从而有了腊肉一说。
历史记载
易经记载:据《易经》关于腊肉的记载,腊肉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张鲁称汉宁王:张鲁称汉宁王,兵败南下走巴中,途经汉中红庙塘时,汉中人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
慈禧太后避难西安: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难西安,陕南地方官吏曾进贡腊肉御用,慈禧食后,赞不绝口。
制作方法
腌制:四川人每到冬天制作腊肉的历史至少已经有2000多年。每年从“小雪”开始,到“立春”之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将肉用香料腌入缸中,十多天后再取出,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
熏制:人们先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熏烤肉块,再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有的挂在灶上,用做饭的烟火日复一日的慢慢熏干。
文化意义
过年必备:腊肉在四川不仅是美食,更是过年的象征,代表着团圆和丰收。
中外驰名:四川腊肉历史悠久,中外驰名,许多地方都能品尝到正宗的四川腊肉。
综上所述,四川腊肉不仅是一道美味的食品,更是四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