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小黑点是什么
大白菜上的小黑点,其学名叫做 大白菜小黑点病或 大白菜芝麻状斑点病,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这种病害主要发生在大白菜的叶柄内侧,有时也出现在叶肉细胞中,大小约为1~2毫米,有的病斑需要放大镜才能看见。
形成小黑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氮肥施用量过多:
在大白菜的生长期内,如果氮肥施用量过多,会导致细胞壁、细胞膜等的正常结构发生变化和遭到破坏,影响细胞的正常发育。在细胞壁扭曲变形处会出现黑色物质,从而形成小黑点。
细胞壁扭曲变形:
发病的大白菜叶柄细胞的细胞壁会发生扭曲变形,并在扭曲变形处聚集了很多黑色物,导致形成小黑点。
白菜品种:
不同的大白菜品种对病害的抵抗力不同,有些品种更容易出现小黑点。
蚜虫侵害:
白菜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蚜虫的侵害,蚜虫会吸食菜叶汁液,并在菜叶上留下分泌物,这些分泌物随着白菜生长逐渐形成小黑点。
环境因素:
干旱、低温、土质营养缺失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白菜出现缺钙,从而引发小黑点。
总的来说,大白菜上的小黑点主要是由于氮肥施用量过多、细胞壁扭曲变形、白菜品种、蚜虫侵害以及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的。这些小黑点虽然会影响白菜的外观,但对白菜的营养和味道没有太大影响,可以正常食用。如果黑点较小且数量不多,清水冲洗后即可食用;如果黑点较大或无法清洗掉,则建议丢弃,以免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