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bbw在我国产业政策支持吗?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3D打印技术在我国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具有制造速度快、精度高、材料利用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那么,3D打印在我国产业政策中得到了哪些支持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一、3D打印产业政策概述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3D打印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旨在推动3D打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产业政策:

  1.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将3D打印技术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2.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应用,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3. 《关于加快发展3D打印技术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快3D打印技术研发,推动产业应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3D打印企业。

二、3D打印产业政策支持内容

  1. 资金支持: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3D打印技术研发、产业化应用和人才培养。例如,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增材制造”项目,旨在推动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应用。

  2. 税收优惠:对3D打印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负担,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3. 人才培养:加强3D打印技术人才培养,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3D打印人才。

  4. 技术创新:支持3D打印技术研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例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项目,旨在推动3D打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5. 产业协同:推动3D打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例如,我国多个省市建立了3D打印产业园区,吸引了一批优秀企业入驻。

三、案例分析

  1. 航空航天领域:我国某航空航天企业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了飞机发动机叶片,提高了发动机性能,降低了制造成本。

  2. 汽车制造领域:我国某汽车企业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了汽车零部件,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3. 医疗健康领域:我国某医疗机构采用3D打印技术为患者定制个性化义肢,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

总之,3D打印在我国产业政策中得到了充分的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3D打印产业在我国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故障根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