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叶子有黑点是什么病
芋头叶子生黑点可能是由以下几种病害引起的:
芋头黑斑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出现浅黄色坏死小点,以后扩展成近“鱼形”病斑,略具同心轮纹,后期在病斑上产生黑褐色霉层,即病原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叶片上病斑密布,相互连接致叶片枯死。
传播途径:病原主要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中越冬,也可粘附在植株表面越冬。病原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防治措施:
用种重0.3%的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芋头收获后清洁田园,清除病残体。
在发病初期喷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8%精甲霜灵·锰锌颗粒剂3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
芋头叶枯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片上生黑褐色不规则形枯斑,致叶片扭曲。发病后期病斑融合成片,致叶片大量干枯,植株倒伏。
发病条件:为细菌性病害,病菌主要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传播,高温多雨及连作地易发病。
防治方法:
抓好种芋贮藏,贮窖选高燥地块,采用"室外覆土盖膜"贮藏法。
芋头灰斑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病斑为圆形,大小1~4毫米,深灰色,病斑四周褐色,病斑正、背面生出黑色霉层。
传播途径:借风雨、气流传播,高温多雨易发病,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措施:药剂防治可选用苯菌灵、噻菌灵、苯醚甲环唑、咪鲜胺等杀菌剂均匀喷雾。
细菌性斑点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生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小斑点,四周有黄色晕环,扩展后为暗褐色,后期病斑中间变灰白色,四周黑褐色,病部易穿孔。
传播途径:雨后易发病。
防治措施:药剂防治可选用噻菌铜、可杀得、宁南霉素、氯溴异氰尿酸等杀菌剂均匀喷雾。
根据以上信息,芋头叶子生黑点可能是由芋头黑斑病、芋头叶枯病、芋头灰斑病或细菌性斑点病引起的。建议根据具体症状和发病条件进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