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馒头的来源

包子馒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先秦时期,最早的形态是 蒸饼,而馒头作为包子的一种,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秦昭王时期。据《事物绀珠》记载,秦昭王曾制作过蒸饼,这被认为是馒头的前身之一。

关于馒头与包子的具体发明者,流传较广的说法是 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相传诸葛亮在七擒孟获、平定南蛮之乱后,为了平息江上的狂风巨浪,命令厨子以米面为皮,内包黑牛白羊之肉,捏塑出49颗人头形状的面食用以祭祀。这种祭品最初被称作“蛮首”或“蛮头”,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馒头。

到了魏晋时期,我们现在吃的包子仍称“馒头”。晋代束皙在《饼赋》中提到,初春时的宴会上宜设“曼头”,这里的“曼头”即指馒头。

此外,包子的起源还与古代祭祀的习俗有关。最早有人把一些食材剁成糜,用荷叶包起来,称之为“包子”。后来,逐渐发展成用粉皮或者豆腐皮来包,形成了现在所熟知的包子。

综上所述,包子馒头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蒸饼,而与诸葛亮相关的传说则为馒头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馒头逐渐演变成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各种口味和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