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腐烂病

金针菇腐烂病可能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包括细菌和真菌。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金针菇腐烂病及其防治方法:

绵腐病

症状:在培养基表面渗出白色浑浊的液滴,主要原因是培养基水分过多。

防治方法:及时深埋或烧毁感染菌袋,控制培养基水分,避免过湿。

根腐病

症状:菌柄基部呈黑褐色至黑色,腐烂,子实体脱落。

防治方法:控制适当的水分,避免菇床长期积水,及时淘汰病菇,并喷洒1:500倍的25%多菌灵或65%锌等化学药剂。

褐腐病

症状:菌床中发生,初期病害不易发现,当菌丝长到黄豆大小左右时,出现浅褐色或深褐色腐烂物质,放出恶臭气味。

防治方法:合理调节温湿度,控制室内温度在18-25℃,湿度在85%以上,加强通风,定期清洗和消毒,使用防治药剂如75%石硫合剂、50%百菌清、35%乐果等。

基腐病

症状: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菌柄基部出现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并变成黑褐色腐烂。

防治方法:配制堆肥时严格控制水分,避免菇床长期积水,搞好菇房卫生,及时通风换气,控制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95%,发现病菇后及时摘除并喷洒化学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