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软腐病
洋葱软腐病是一种 细菌性病害,主要由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引起,可在田间和贮藏期发病。以下是洋葱软腐病的一些关键信息:
症状
田间:多在鳞茎膨大期发病,外叶下部产生灰白色、半透明的病斑,叶鞘基部软化而倒伏,鳞茎颈部出现水浸状凹陷,不久鳞茎内部腐烂,有汁液溢出并有恶臭。
贮藏期:多从鳞茎颈部开始发病,手压病部有软化感,鳞片呈水浸状并流出白色带有臭味的汁液。
传播途径
病菌在病残体和土壤中长期腐生,借水流传播,从伤口侵入。葱蓟马和种蝇等昆虫也可传病。低洼地、基肥腐熟不充分造成烧根、收获期遇雨等均为诱发条件。
防治措施
田间管理:注意肥、水管理,防止氮肥过量,除治害虫以减少侵染条件。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合理排水,避免过度密植。
药剂防治:在田间发病初期,喷洒50%琥胶肥酸铜、77%可杀得微粒可湿性粉或30%DT硒剂500倍液,或喷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稀释4000倍液。视病情连续进行2~3次防治。
土壤处理:在播种或移栽定植前,可用5%吡虫啉颗粒剂2-3公斤进行穴施,有效防治蚜虫、飞虱、蓟马等害虫的危害传播病菌。
预防措施:选用抗病品种进行栽培,实行轮作,避免与同类作物轮作3年以上。发病前或发现零星病株后,及时将其拔除,并在病穴处撒施生石灰消毒。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治洋葱软腐病,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