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顶腐病

莲藕顶腐病,也称为莲藕腐败病,是一种 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地下茎节,导致莲藕变褐腐烂,地上植株变褐枯死。病害初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地下茎节逐渐变褐并发展扩大,最终导致整个地下茎节变褐腐烂,不能食用。由于地下茎节收获,植株的输导组织受阻,地上叶片会逐渐褪绿变黄,叶缘向内变褐干枯或卷曲,最终到叶柄顶部弯曲,变褐干枯。严重时,藕田一片枯黄,像被火烧过一样。

防治方法

轮作:

重病田实行与其他作物2年以上轮作,以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土壤处理:

种植前深耕翻耙藕田,适当晾晒土壤,撒施生石灰3000-3750千克/公顷。

选用抗病品种: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如“紫藕”、“毛节”等。

种子处理:

精选无病种藕,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双效灵水剂1000倍液,或65%防霉宝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泡种藕4-6小时后晾干栽种。

肥水管理:

施足腐熟有机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生长期适时适量追肥,防止偏施氮肥。

及时拔除病株:

清除发病茎节后排水施药防治,防止病害扩散。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用6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百菌清600-800倍液喷雾,连喷2-3次。

喷施和拌土撒施

喷施:

发病初期,叶面喷施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

拌土撒施+喷施:

将500g上述混合药粉与25-30kg细土拌匀,堆闷3-4小时后撒入浅水层莲蔸下,2-3天后朝叶面喷施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连喷2-3次。

通过以上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或控制莲藕顶腐病的蔓延,提高莲藕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