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怎样防治霜霉病
西红柿霜霉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生态防治
温湿度调控:大棚种植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建议上午温度25℃-30℃,下午20℃-25℃,上半夜15℃-20℃,下半夜10℃-15℃。温度超出此范围时应及时通风换气,温度低于此范围时则需增温。
浇水管理:避免在阳光直射时浇水,选择早晨浇水,并尽量浇小水。发病期不浇水,浇水后要及时排湿。
通风管理:加强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减少病菌生存和传播的环境。
科学处理病株
及时摘除病残体,清理出园区,集中高温堆沤或深埋,避免传播。
在进行农事操作时,应先操作健株,再操作病株,操作完病株后应洗手再干其它活,杜绝人为传染。
药剂防治
常用药剂:50%唏酰吗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奥力克霜贝尔30克兑水15公斤、氟菌·霜霉威(银法利)、噁酮·氟噻唑(增威赢倍)、烯酰·丙森锌(霉敌)等。
使用建议:在发病初期用药效果最好,建议每周喷药一次,连续使用2次。注意药剂的剂量和停药期,避免在一天中最热或相对湿度高的时候进行治疗。
预防措施
选择抗病品种:选择抗霜霉病的番茄品种,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培育壮苗提高抗性。
地膜覆盖:在大棚内采用地膜覆盖,避免大水漫灌,浇水后及时通风降温。
轮作种植:重病田要实行2-3年轮作,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合理密植:科学浇水,防止大水漫灌,加强放风,降低湿度。
通过以上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西红柿霜霉病的发生和传播。建议在实际操作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病害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