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机制砂的含泥量对混凝土强度有何影响?

砂岩机制砂的含泥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因为砂岩机制砂在混凝土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以下是对砂岩机制砂含泥量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的分析:

一、砂岩机制砂的含泥量定义

砂岩机制砂是指通过机械破碎、筛选、清洗等工艺从砂岩中提取的砂子。其中,含泥量是指砂中杂质(如黏土、粉土等)的质量百分比。含泥量是评价砂岩机制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砂岩机制砂含泥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1. 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砂岩机制砂的含泥量对混凝土的工作性有显著影响。含泥量越高,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差,易导致混凝土分层、离析等问题。这是因为黏土、粉土等杂质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会吸附水分子,减少混凝土中自由水的数量,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


  1. 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1)早期强度影响

砂岩机制砂的含泥量对混凝土早期强度有显著影响。含泥量越高,混凝土早期强度越低。这是因为黏土、粉土等杂质会降低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此外,含泥量高的砂岩机制砂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易形成絮凝结构,阻碍水泥水化反应,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

(2)长期强度影响

砂岩机制砂的含泥量对混凝土长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长期强度是指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含泥量高的砂岩机制砂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由于黏土、粉土等杂质的膨胀性能,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从而降低混凝土的长期强度。


  1. 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砂岩机制砂的含泥量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也有一定影响。含泥量高的砂岩机制砂在混凝土中易产生微裂缝,导致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等耐久性能降低。此外,含泥量高的砂岩机制砂中的杂质还可能引起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加速混凝土的劣化。

三、降低砂岩机制砂含泥量的措施

  1. 优化生产工艺

在砂岩机制砂的生产过程中,优化破碎、筛选、清洗等工艺,提高砂子的纯净度,降低含泥量。


  1. 采用高效清洗设备

选用高效清洗设备,如振动筛、螺旋洗砂机等,提高砂子的清洗效果,降低含泥量。


  1. 加强原料控制

对砂岩原料进行严格筛选,确保原料质量,降低含泥量。


  1. 优化配比设计

在混凝土配比设计中,合理调整砂岩机制砂的用量,降低含泥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四、结论

砂岩机制砂的含泥量对混凝土强度有显著影响,既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又影响其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在砂岩机制砂的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含泥量,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含泥量,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猜你喜欢:金属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