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长崩了

茄子在生长过程中出现裂果(长崩了)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花芽分化不良:

在温室温度偏低的情况下,花芽分化不良,尤其是夜间温度低,易分化出多心室的畸形花,这些畸形花发育成的果实多为畸形果,畸形果往往表现出顶部开裂现象。

激素使用不当:

茄子使用激素主要是提高坐果能力,最佳使用时间是在开花当天使用,过早会出现僵果,过晚易出现裂果,激素浓度过大时,也会造成裂果。

旱涝不均:

在茄子生产过程中,农户为防止温室湿度过大而滋生病菌,往往控制浇水,土壤过于干旱时,果皮生长受阻,果肉生长缓慢,若突然浇水,植株水分供应充足,果肉生长速度大于果皮生长速度,就会出现裂果。

昼夜温差大:

在茄子生产过程中,若白天温度偏高而夜间不注意防护,导致温度偏低,受热胀冷缩影响,在夜间温度偏低时,茄子果皮收缩速度大于果肉收缩速度,致使果皮果肉收缩不能同步,就会出现崩裂现象。

养分供应不均衡:

茄子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尤其是钙元素和硼元素供应不足,会导致细胞壁强度变差,遇到不良生长环境时,果实就容易开裂。

病虫害感染:

茄子可能受到细菌、真菌或昆虫的感染,导致果实腐烂,这些病虫害可能通过茄子的划痕、伤口或者盖被感染。

水分管理不当:

茄子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水分,但过度浇水或者表土排水不良,导致茄子根部湿润程度过高,易导致茄子烂熟。

气温变化:

茄子对气温波动较为敏感,如果在果实生长期间出现温度突然下降或波动较大,茄子的果实可能因温度变化而烂熟。

防治方法包括:

合理控制温度:

茄子最适温度是15~30℃,避免温室温度过高或过低,合理使用激素避免因激素使用不当导致茄子裂果。

合理浇水:

避免过涝过旱,增加保暖措施,避免温差过大,降低裂果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