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劳务合同中的合同解除程序是什么?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绩效劳务合同作为一种灵活的用工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然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双方可能会出现合同解除的情况。那么,绩效劳务合同中的合同解除程序是怎样的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一、绩效劳务合同的概念

绩效劳务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实现一定工作成果为标的,约定劳动报酬、工作期限、工作内容、工作条件等事项的书面协议。绩效劳务合同具有以下特点:

  1. 以完成工作任务为标的,注重工作成果。

  2. 劳动报酬与工作成果挂钩,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

  3. 工作期限灵活,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调整。

  4. 适用于短期、临时性工作。

二、绩效劳务合同解除的条件

  1. 双方协商一致: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可以解除合同。

  2. 劳动者解除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劳动者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3. 用人单位解除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6)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1.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绩效劳务合同解除的程序

  1. 提前通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2. 双方协商:在合同解除前,双方可以就解除合同的有关事项进行协商,如经济补偿、工作交接等。

  3. 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并说明解除合同的原因。

  4. 办理手续: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办理劳动合同解除手续,包括但不限于:

(1)退还劳动者身份证件、工作证等;

(2)结算工资、社会保险、公积金等;

(3)办理工作交接手续。


  1. 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2. 劳动争议解决:在合同解除过程中,如发生劳动争议,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提起诉讼。

四、总结

绩效劳务合同中的合同解除程序较为简单,但双方在解除合同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1. 依法解除合同,确保双方权益。

  2. 提前通知,避免给对方造成损失。

  3. 协商解决,尽量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4. 办理手续,确保合同解除的合法性。

总之,了解绩效劳务合同中的合同解除程序,有助于保障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猜你喜欢:公司战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