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日本药名时的翻译策略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医药领域也不例外。日本作为亚洲医药强国,其药品在国内外市场都占有重要地位。在翻译日本药名时,如何准确、规范地传达药品信息,成为翻译工作者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翻译日本药名时的翻译策略。
一、音译与意译相结合
在翻译日本药名时,首先要明确音译与意译的概念。音译是指将药品的发音直接转换成对应的汉语拼音,而意译则是指根据药品的成分、功效等内在含义进行翻译。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应根据药品的特点和语境,灵活运用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策略。
- 音译
对于一些具有独特发音的日本药名,如“タミフル”(Tamiflu,奥司他韦)、“アリセプト”(Alisept,氯己定消毒液)等,采用音译可以保留药品的原有发音,便于国内消费者识别和记忆。但在音译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留药品的原有发音,避免随意更改音节。
(2)在音译后,可添加括号注明药品的英文名称,方便读者查阅。
(3)对于一些具有特殊含义的音节,如“タミ”在日语中意为“感冒”,可适当进行解释。
- 意译
对于一些具有明确成分或功效的日本药名,如“アセトミペントール”(Acetaminophen,对乙酰氨基酚)、“ロキソプロフェン”(Loxoprofen,洛索洛芬钠)等,采用意译可以更直观地传达药品信息。意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准确翻译药品的成分、功效等关键信息。
(2)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过于专业化的表达。
(3)在必要时,可添加注释或解释,帮助读者理解药品的用途。
二、遵循规范化的翻译原则
在翻译日本药名时,应遵循以下规范化原则:
通用性原则:翻译的药品名称应具有通用性,便于国内消费者识别和记忆。
一致性原则:同一药品在不同语境下应保持名称的一致性。
可读性原则:翻译的药品名称应易于阅读,避免过于复杂或拗口。
简洁性原则:在保证信息完整的前提下,尽量简化药品名称。
三、借鉴国际通用药名
在国际医药领域,许多药品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INN)作为通用名称。在翻译日本药名时,可以借鉴INN,提高药品名称的通用性和准确性。例如,日本药名“アモキシシリン”(Amoxicillin,阿莫西林)可以直接采用INN作为翻译名称。
四、关注药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在翻译日本药名时,除了关注药品的名称,还应关注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在翻译过程中,可将适应症和禁忌症用括号标注,以便读者了解药品的用途和注意事项。
五、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以下是一些日本药名的翻译案例,供参考:
音译:タミフル(Tamiflu,奥司他韦)
意译:アセトミペントール(Acetaminophen,对乙酰氨基酚)
借鉴INN:アモキシシリン(Amoxicillin,阿莫西林)
关注适应症和禁忌症:ロキソプロフェン(Loxoprofen,洛索洛芬钠,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
总之,在翻译日本药名时,应灵活运用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策略,遵循规范化原则,借鉴国际通用药名,关注药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猜你喜欢:网站本地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