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原料的检测标准是什么?

机制砂,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因其资源丰富、成本低廉、性能稳定等优点,在混凝土、砂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为了保证机制砂的质量和性能,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机制砂原料的检测标准是什么呢?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物理性能检测

  1. 粒度分布:粒度分布是评价机制砂质量的重要指标。根据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规定,机制砂的粒度分布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机制砂粒度分布要求

粒径范围(mm) 累计筛余率(%)
0.15-5.0 ≤10
5.0-10.0 ≤20
10.0-20.0 ≤30
20.0-40.0 ≤40
40.0-80.0 ≤50
80.0-160.0 ≤60
160.0-320.0 ≤70
320.0-630.0 ≤80
630.0-1250.0 ≤90
1250.0以上 ≤95

  1. 紧密度:紧密度是指机制砂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根据国家标准GB/T 14685-2011《建筑用砂》的规定,机制砂的紧密度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机制砂紧密度要求

粒径范围(mm) 紧密度(g/cm³)
0.15-5.0 ≥1.5
5.0-10.0 ≥1.6
10.0-20.0 ≥1.7
20.0-40.0 ≥1.8
40.0-80.0 ≥1.9
80.0-160.0 ≥2.0
160.0-320.0 ≥2.1
320.0-630.0 ≥2.2
630.0-1250.0 ≥2.3
1250.0以上 ≥2.4

  1. 吸水率:吸水率是指机制砂在浸泡一定时间后,单位质量增加的水量。根据国家标准GB/T 14685-2011的规定,机制砂的吸水率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机制砂吸水率要求

粒径范围(mm) 吸水率(%)
0.15-5.0 ≤5.0
5.0-10.0 ≤5.5
10.0-20.0 ≤6.0
20.0-40.0 ≤6.5
40.0-80.0 ≤7.0
80.0-160.0 ≤7.5
160.0-320.0 ≤8.0
320.0-630.0 ≤8.5
630.0-1250.0 ≤9.0
1250.0以上 ≤9.5

二、化学成分检测

  1. 含泥量:含泥量是指机制砂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根据国家标准GB/T 14685-2011的规定,机制砂的含泥量应符合表4的要求。

表4 机制砂含泥量要求

粒径范围(mm) 含泥量(%)
0.15-5.0 ≤3.0
5.0-10.0 ≤3.5
10.0-20.0 ≤4.0
20.0-40.0 ≤4.5
40.0-80.0 ≤5.0
80.0-160.0 ≤5.5
160.0-320.0 ≤6.0
320.0-630.0 ≤6.5
630.0-1250.0 ≤7.0
1250.0以上 ≤7.5

  1. 有害物质含量:有害物质含量是指机制砂中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含量。根据国家标准GB/T 14685-2011的规定,机制砂的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表5的要求。

表5 机制砂有害物质含量要求

有害物质 含量(mg/kg)
水泥 ≤200
水泥熟料 ≤100
硅酸盐 ≤100
氧化铁 ≤200
氧化铝 ≤100
氧化镁 ≤100

三、力学性能检测

  1. 压碎值:压碎值是指机制砂在受到一定压力后,颗粒破碎的程度。根据国家标准GB/T 14685-2011的规定,机制砂的压碎值应符合表6的要求。

表6 机制砂压碎值要求

粒径范围(mm) 压碎值(%)
0.15-5.0 ≤15
5.0-10.0 ≤20
10.0-20.0 ≤25
20.0-40.0 ≤30
40.0-80.0 ≤35
80.0-160.0 ≤40
160.0-320.0 ≤45
320.0-630.0 ≤50
630.0-1250.0 ≤55
1250.0以上 ≤60

  1. 磨损率:磨损率是指机制砂在磨损试验过程中,颗粒磨损的程度。根据国家标准GB/T 14685-2011的规定,机制砂的磨损率应符合表7的要求。

表7 机制砂磨损率要求

粒径范围(mm) 磨损率(%)
0.15-5.0 ≤10
5.0-10.0 ≤15
10.0-20.0 ≤20
20.0-40.0 ≤25
40.0-80.0 ≤30
80.0-160.0 ≤35
160.0-320.0 ≤40
320.0-630.0 ≤45
630.0-1250.0 ≤50
1250.0以上 ≤55

综上所述,机制砂原料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三个方面。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工程需求和标准要求,对机制砂进行全面的检测,以确保其质量满足工程要求。

猜你喜欢:自动化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