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与海砂在工程验收标准上有何要求?
机制砂与海砂在工程验收标准上的要求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而混凝土的质量又与砂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在工程验收过程中,对砂的质量要求尤为重要。本文将重点介绍机制砂与海砂在工程验收标准上的要求。
二、机制砂与海砂的定义及特点
- 机制砂
机制砂是指由人工破碎、筛分、清洗等工艺制成的砂,其粒度分布均匀,杂质含量低,质量稳定。机制砂具有以下特点:
(1)粒度分布均匀,级配合理;
(2)含泥量低,杂质含量少;
(3)质量稳定,不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4)资源丰富,可就地取材。
- 海砂
海砂是指从海洋中采集的天然砂,其粒度分布不均匀,杂质含量较高。海砂具有以下特点:
(1)粒度分布不均匀,级配不合理;
(2)含泥量高,杂质含量多;
(3)质量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4)资源有限,需远距离运输。
三、机制砂与海砂在工程验收标准上的要求
- 粒度要求
(1)机制砂:根据《混凝土用砂》(GB/T 14684-2011)规定,机制砂的粒度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机制砂粒度要求
粒径(mm) | 含量(%) |
---|---|
0.15-5.0 | ≥95 |
5.0-10.0 | ≥85 |
10.0-20.0 | ≥75 |
20.0-40.0 | ≥65 |
(2)海砂:根据《混凝土用砂》(GB/T 14684-2011)规定,海砂的粒度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海砂粒度要求
粒径(mm) | 含量(%) |
---|---|
0.15-5.0 | ≥90 |
5.0-10.0 | ≥80 |
10.0-20.0 | ≥70 |
20.0-40.0 | ≥60 |
- 含泥量要求
(1)机制砂:根据《混凝土用砂》(GB/T 14684-2011)规定,机制砂的含泥量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机制砂含泥量要求
粒径(mm) | 含泥量(%) |
---|---|
0.15-5.0 | ≤3 |
5.0-10.0 | ≤5 |
10.0-20.0 | ≤8 |
20.0-40.0 | ≤10 |
(2)海砂:根据《混凝土用砂》(GB/T 14684-2011)规定,海砂的含泥量应符合表4的要求。
表4 海砂含泥量要求
粒径(mm) | 含泥量(%) |
---|---|
0.15-5.0 | ≤5 |
5.0-10.0 | ≤8 |
10.0-20.0 | ≤12 |
20.0-40.0 | ≤15 |
- 杂质含量要求
(1)机制砂:根据《混凝土用砂》(GB/T 14684-2011)规定,机制砂的杂质含量应符合表5的要求。
表5 机制砂杂质含量要求
杂质类型 | 含量(%) |
---|---|
石粉 | ≤3 |
钢筋锈蚀 | ≤0.5 |
砂粒 | ≤0.5 |
(2)海砂:根据《混凝土用砂》(GB/T 14684-2011)规定,海砂的杂质含量应符合表6的要求。
表6 海砂杂质含量要求
杂质类型 | 含量(%) |
---|---|
石粉 | ≤5 |
钢筋锈蚀 | ≤1 |
砂粒 | ≤1 |
四、结论
机制砂与海砂在工程验收标准上有一定的差异。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地区资源情况,合理选择砂料。同时,加强砂料的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质量,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移动式破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