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承揽与派遣在合同解除后的合同解除程序。

在我国,劳务承揽与派遣是两种常见的用工方式。这两种用工方式在合同解除后的合同解除程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将从劳务承揽与派遣的定义、合同解除程序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劳务承揽与派遣的定义

  1. 劳务承揽

劳务承揽是指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按照约定向承揽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劳务承揽合同中的承揽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1. 派遣

派遣是指用人单位根据业务需要,将劳动者派遣到其他单位工作,由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由用工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用工方式。派遣合同中的派遣单位与劳动者为劳动合同关系,用工单位与劳动者为实际用工关系。

二、合同解除程序

  1. 劳务承揽合同解除程序

(1)协商解除: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劳务承揽合同。

(2)法定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①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②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③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④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3)仲裁或诉讼解除:当事人对合同解除存在争议的,可以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 派遣合同解除程序

(1)协商解除: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解除派遣合同。

(2)法定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①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②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③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3)仲裁或诉讼解除:当事人对合同解除存在争议的,可以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相关法律规定

  1. 劳务承揽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承揽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不得擅自变更工作内容。承揽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质量要求完成工作,不得降低质量要求。承揽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方式完成工作,不得擅自变更工作方式。”


  1. 派遣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五)劳动者的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九)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十)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条件、程序以及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四、总结

劳务承揽与派遣在合同解除后的合同解除程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劳务承揽合同解除程序较为简单,而派遣合同解除程序较为复杂。在实际操作中,双方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合同义务,妥善处理合同解除事宜,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猜你喜欢:招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