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博士简章中的毕业要求有哪些?

在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简称“社科院”)作为我国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其博士研究生教育备受关注。社科院博士简章中的毕业要求是考生们关心的重要信息,以下将从培养目标、课程学习、论文要求、答辩与学位授予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培养目标

社科院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深厚理论素养、丰富实践经验、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来说,要求博士研究生在以下方面达到较高水平:

  1. 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 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阅读和撰写国际学术文献;
  4. 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二、课程学习

社科院博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方面要求如下:

  1. 博士研究生必须完成规定的学分,其中专业课程不少于30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10学分;
  2. 专业课程包括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选修课程可根据个人兴趣和研究方向选择;
  3. 博士研究生需参加学术报告、研讨会等活动,以拓宽学术视野,提高科研能力。

三、论文要求

社科院博士研究生论文要求如下:

  1. 论文选题应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学术价值,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2. 论文写作应遵循学术规范,具有严谨的逻辑结构和完整的论证过程;
  3. 论文篇幅一般不少于8万字,包括摘要、关键词、引言、文献综述、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
  4. 论文需经导师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盲审和公开答辩。

四、答辩与学位授予

社科院博士研究生答辩与学位授予要求如下:

  1. 博士研究生完成所有课程学习、论文撰写并通过论文答辩后,方可申请学位;
  2. 答辩委员会由5-7名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1名外单位专家;
  3. 答辩内容包括论文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等,答辩委员会对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4. 答辩通过后,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授予博士学位。

五、其他要求

  1. 社科院博士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发表学术论文,提升自身学术水平;
  2. 博士研究生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3. 博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关注民生问题,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总之,社科院博士简章中的毕业要求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考生在报考前,应详细了解相关要求,为顺利毕业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社科院经济学在职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