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未达标,劳动合同解除后,员工能否要求公司支付赔偿?

在我国,劳动合同解除是劳动关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然而,当员工因业绩未达标而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后,能否要求公司支付赔偿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一、业绩未达标是否构成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理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1.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2. 情节严重的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3. 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4.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由此可见,业绩未达标并不属于上述法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因此,如果公司仅以员工业绩未达标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则可能构成违法解除。

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具体到业绩未达标的情况,如果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可以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计算方式为:

赔偿金 = 经济补偿金 × 2

其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为:

经济补偿金 = 工作年限 × 月工资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三、员工如何主张赔偿金

  1. 收集证据:员工应收集与解除劳动合同相关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考核记录等,以证明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

  2. 提起劳动仲裁:员工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

  3. 仲裁程序: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后,将依法进行审理。在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陈述、举证、质证等。

  4. 仲裁裁决:劳动仲裁委员会根据审理情况,依法作出裁决。如果裁决公司支付赔偿金,员工可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四、总结

业绩未达标并非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理由。如果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有权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员工在主张赔偿金时,应收集相关证据,依法提起劳动仲裁。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战略解码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