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石粉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机制砂石粉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推进,混凝土作为基础材料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而机制砂石粉作为混凝土的主要骨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因此,加强机制砂石粉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于保障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原材料、生产工艺、检验方法等方面对机制砂石粉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二、原材料质量控制
- 矿石原料
(1)矿石质量:矿石原料的质量是机制砂石粉生产的基础。应选择优质、稳定的矿石原料,确保原料中的有害成分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2)矿石粒度:矿石粒度应均匀,有利于提高机制砂石粉的粒度分布。
- 辅助材料
(1)水泥:水泥是机制砂石粉生产中的主要辅助材料,应选择质量稳定、强度等级合适的水泥。
(2)外加剂:外加剂可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机制砂石粉的加工效果。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外加剂,并严格控制其添加量。
三、生产工艺质量控制
- 破碎工艺
(1)破碎设备:选择合适的破碎设备,确保破碎过程中矿石粒度均匀。
(2)破碎参数:合理设置破碎参数,如进料粒度、破碎比等,以提高破碎效率。
- 筛分工艺
(1)筛分设备:选择高效、稳定的筛分设备,确保筛分效果。
(2)筛分参数:合理设置筛分参数,如筛孔尺寸、筛分速度等,以保证机制砂石粉的粒度分布。
- 混合工艺
(1)混合设备:选择合适的混合设备,确保混合均匀。
(2)混合时间:合理控制混合时间,保证混合效果。
四、检验方法
- 外观检验
(1)颜色:机制砂石粉应呈均匀灰色,无明显的色差。
(2)形状:机制砂石粉应呈多面体,无明显的棱角。
- 粒度分布检验
(1)筛分法:采用标准筛对机制砂石粉进行筛分,测定其粒度分布。
(2)激光粒度分析仪: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机制砂石粉的粒度分布。
- 化学成分检验
(1)X射线荧光光谱法: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机制砂石粉中的化学成分。
(2)原子吸收光谱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机制砂石粉中的有害成分。
- 物理性能检验
(1)抗压强度:采用标准混凝土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2)抗折强度:采用标准混凝土试件进行抗折强度试验。
五、结论
机制砂石粉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保障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严格控制原材料、生产工艺和检验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机制砂石粉的质量,为混凝土工程提供优质骨料。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机制砂石粉的质量稳定、可靠。
猜你喜欢:镍钴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