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在职法学硕士课程设置中,法律援助课程如何开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作为我国法学教育的重要基地,其在职法学硕士课程设置严谨,旨在培养具备扎实法学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在众多课程中,法律援助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法律援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详细探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职法学硕士法律援助课程的开展情况。

一、课程设置

  1. 课程目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职法学硕士法律援助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1)掌握法律援助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

(2)熟悉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

(3)具备独立处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1. 课程内容

(1)法律援助概述:介绍法律援助的概念、发展历程、国内外法律援助制度等;

(2)法律援助机构与人员:阐述我国法律援助机构的设置、职责、人员配备等;

(3)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程序:讲解法律援助案件的申请、受理、审查、指派、承办、结案等环节;

(4)法律援助实务:分析典型案例,探讨法律援助案件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5)法律援助与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社会效益。

二、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系统讲解法律援助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法律援助案件中的关键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法律援助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4. 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法律援助案件,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援助工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践环节

  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法律援助机构,了解法律援助工作的实际情况;

  2. 案例研讨:针对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分析案件中的法律问题;

  3. 法律援助实习:安排学生在法律援助机构进行实习,实际操作法律援助案件;

  4. 法律援助竞赛:举办法律援助竞赛,检验学生的法律援助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课程评价

  1. 期末考试: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法律援助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践考核:根据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评价其法律援助能力;

  3.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积极性等,评价其学习态度;

  4.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总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职法学硕士法律援助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都体现了严谨、实用的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法律援助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提高法律援助能力,为我国法律援助事业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博士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