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社科院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2021社科院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以下简称“社科院”)作为我国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其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课程设置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将详细介绍2021年社科院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相关情况。
一、培养目标
社科院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知识视野、较高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素质:
- 系统掌握所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
-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的学风和团队合作精神;
- 具备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二、课程设置
- 必修课程
社科院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环节。必修课程是博士研究生必须修读的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旨在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2)专业基础课程:根据不同学科方向,设置相应的专业基础课程,如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
(3)方法论课程:包括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等,旨在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
(4)跨学科课程:为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跨学科研究能力,设置跨学科课程,如国际关系、文化研究等。
- 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博士研究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研究方向自主选择的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拓展课程: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提供相关专业领域的拓展课程,如专业前沿、专题研究等。
(2)跨学科课程:为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跨学科研究能力,设置跨学科课程,如国际关系、文化研究等。
(3)研究方法课程:包括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等,旨在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
- 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术报告:博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定期进行学术报告,分享研究成果,提高学术交流能力。
(2)学术会议:鼓励博士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学术地位。
(3)田野调查:根据研究方向,开展田野调查,提高实地研究能力。
(4)社会服务:鼓励博士研究生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三、考核与评价
社科院博士研究生课程考核与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论文等,占总成绩的30%。
考试成绩:包括课程考试、学位论文答辩等,占总成绩的70%。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学术素养、研究能力、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四、结语
2021年社科院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发展趋势,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扎实理论基础、较高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相信在社科院的培养下,广大博士研究生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在职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