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成本部管理制度框架有哪些?

房地产开发成本部管理制度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度概述

  1. 制度目的:明确房地产开发成本部的管理职责,规范成本控制流程,降低项目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房地产开发成本部的全体员工,以及其他相关部门。

  3. 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等。

二、组织架构

  1. 成本部部门设置:根据企业规模和项目特点,设立成本部,下设成本管理、合同管理、招标管理、审计监督等岗位。

  2. 部门职责:负责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工作。

  3. 人员配置:根据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合理配置成本部人员,确保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三、成本预算管理

  1. 预算编制: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文件、市场调研等资料,编制项目成本预算。

  2. 预算审批:成本预算经相关部门审核后,报企业领导审批。

  3. 预算执行:成本部负责监督项目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确保项目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四、成本控制管理

  1. 成本控制原则:遵循“合理、合规、高效”的原则,严格控制项目成本。

  2. 成本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工程量;

(2)加强材料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

(3)加强施工过程管理,提高施工效率;

(4)加强合同管理,确保合同条款公平合理;

(5)加强风险控制,降低项目风险。


  1. 成本控制考核:对成本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部门或个人进行处罚。

五、成本核算管理

  1. 成本核算方法: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成本核算方法,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2. 成本核算流程:按照项目进度、工程量、材料消耗等数据进行成本核算,形成成本核算报表。

  3. 成本核算审核:对成本核算报表进行审核,确保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准确性。

六、成本分析管理

  1. 成本分析内容:对项目成本构成、成本变动原因、成本效益等进行分析。

  2. 成本分析方法:采用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成本分析方法。

  3. 成本分析报告:定期编制成本分析报告,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七、审计监督管理

  1. 审计监督内容:对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方面进行审计监督。

  2. 审计监督方法:采用现场审计、抽样审计、专项审计等方式。

  3. 审计监督结果: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八、制度实施与监督

  1. 实施步骤:制定实施计划,明确实施时间、责任人、实施措施等。

  2. 实施培训:对成本部员工进行制度培训,提高员工对制度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3. 监督检查:定期对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4. 考核评价:对制度实施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对考核不合格的部门或个人进行问责。

通过以上制度框架,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实现对成本的有效管理,提高项目效益,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项目集管理